恩典滿滿

經文:提摩太前書1:12-17

10-03-2010

我牧會大多會按照教會曆的經課(lectionary)來安排講章,因為它是三年一輪,分成A、B、C三年份,所以我們也稱為三代經文。通常每週經課有四段經文,分別為:舊約、詩篇、福音書和書信。第一年福音書以馬太福音為主,之後分別為馬可,路加福音。其中詩篇大多用來當啟應文,一般天主教,聖公會或路德會等禮儀教派多以福音書作為講章的經文。我則以lectionary為主體,然後視教會的需要來準備講章,今天我就以保羅勉勵提摩太的人生態度,一起來學習。

在過去牧會的生涯中我發現到:有一些基督徒很屬靈,自以為常常接收到上帝的啟示,若事情發生之後有不照他們的意思來做的,就是違背上帝的旨意,他從不以信仰的態度來檢驗事情,而是憑直覺和喜惡來判斷,這樣很容易陷入屬靈的驕傲,而忽視上帝的恩典。但是我也看到許多信仰前輩,他們的信心和感恩的心,讓我從這裡學習到不論我們的生活如何,在上帝面前都要心存感恩。

今天的經文保羅用倒述法來數算上帝給他的恩典:事奉上帝的恩典、得救的恩典和上帝不忍捨棄的恩典。因此首先他感謝上帝,賜力量給他,其次他感謝主耶穌選召他,最後他感謝主,視他為忠心。因為保羅原本是敵對主耶穌並且迫害教會的激烈狂熱份子,但是主不計算,他之過往,反而信任他,讓他成為外邦福音的使者。

我因為在北美教協負責關懷在台退休回國宣教師的緣故,有機會見證到許多令我們景仰的宣教師們,他們一生為主作工,年老返鄉無人照顧,晚景淒涼的景象。有時我在心疼之餘,會想:上帝啊!他們一生盡忠職守,祢竟然容許這麼大的苦難臨到他們身上。誠如保羅一般,他不曾為福音受苦或被迫害發怨言,卻三次祈求主醫治他肉體的痛苦。然而上帝卻說:「你只要有我的恩典就夠了;因為我的能力在你軟弱的時候顯得最剛強。」從此保羅順服於主的旨意之下,他甚至說:「我特別喜歡誇耀我的軟弱,好使我覺得基督的能力在保護著我(林後12:7-9)。」當我們面臨苦難時,通常也會像保羅一樣,祈求上帝讓這隻刺遠離我們,但是大部分的人的這根刺都會跟著他,而這根刺正是考驗一位基督徒。我們能像保羅一樣坦然接受上帝的旨意,接受主的恩典夠我們用嗎?

蘭大弼是彰基醫院創辦人蘭大衛之子,1914年在彰化出生,他常以流利台語介紹自己:「我是台灣囝仔」,「我先學會說台語,英語是後來才學的。」他從小看著父母為貧窮人家免費看病,他也發願學醫,取得英國倫敦大學醫學博士後,1952年起,擔任彰基院長28年,是台灣腦神經醫學權威。他雖然貴為院長,卻視病人如己,有次他看到一位頸椎受傷、全身動彈不得、安置在翻轉床、無人照顧的病人,他竟然端著一盆水,前臂掛著一條毛巾,幫他清洗滿屁股的糞屎。蘭醫師一生守著聖經的教示,默默地服事「至微小」的病患。1980年退休時,婉絕彰基的退休金,他說,英國有老人年金夠他用了。有人曾經問他:「您以前醫學院的同學住海邊別墅、玩遊艇、開名車而您只有一台腳踏車,有何感想?」他回答說:「我覺得我的東西還好啦。有時會想,但不太會想,上帝給人很多可享受的東西。我喜歡爬山、走路、音樂…等,能享受這些就很快樂了。」他退休回到英國之後,與夫人高仁愛醫師相依為命,在他們的門口掛著「蘭寓 FORMOSA」。後來高醫師因卵巢癌過逝。自此,蘭醫師過著獨居的生活,他晚年逐漸失憶,只好住入養老院,於今年的3月2日安息主懷。他的遺言竟然是用台語:「要照顧喪鄉(sòng-hiong)人」。

在蘭醫師的身上,我清楚地看到他默默地承受著上帝的恩典。在人生的最後旅程中依然在關心台灣、關心窮人、關心福音事工,雖然他的身體已經很軟弱了還是努力面前的事情。這種見證也說出了基督徒在世上只是客旅,他永遠是在全力追求前面的事,想要獲得上帝藉著耶穌基督要賜給我們的獎賞。保羅說這是我們的主賜給我們格外的恩典,使我們有足夠的信心和愛心。

David J. Bosch (1929-1992) 是南非荷蘭改革宗教會牧師,也是二十世紀舉世聞名的宣教學大師, 他所著的《一路上奔走-海外宣教師保羅的省思》(Spirituality of the Road),由林鴻信牧師翻譯作者根據保羅的生活與服事,對其帶有宣教師身份與職責,提出一種「道路靈性觀」。其中有一段論到:失敗裡的成功。

一位提供所有答案的上帝,將會成為可以理解、可以明白的神明,而不再是上帝了。

史懷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有十年的時間在施塔斯堡教導男孩子信仰課程,他注意到在戰後有一些年輕人前來感謝他,因為他曾經明白地教導他們,基督教信仰並沒有解釋所有的事情,這樣的領悟使他們在戰時的壕溝裡,靈性上能够繼續活下去。至於那些被教導基督教信仰可以提供所有答案的人,當面對無法解釋的事情時,卻失去了他們的信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在華沙的猶太人區廢墟中,有人找到一張紙片,上面有一位猶太人拉可佛 (Jessel Rakover) 的最終遺言,在被屠殺前寫了下來:

   我相信祢,以色列的上帝啊!儘管祢盡力要說服我不相信祢。

   我相信律法,儘管我無法贊同祢處理事情的方式…。

  在祢的威嚴面前,我恭敬鞠躬,但我將不吻那祢用來打我的杖…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耶利米身上(耶20:7-9,14,18 ),也發生在被釘十架的耶穌身上。小山晃佑 (Kosuke Koyama, 1929-2009)評論說:耶利米與耶穌把他們的信心交託給棄絶他們的上帝,信心不再是建立在上帝有明顯的答案,即使上帝並未回答他們,他們仍然相信上帝…。在此我們看不到任何「提供答案的神學」,我們看到的是「建立關係的神學」。

這幾個月來教會一直為陳峰卿牧師和陳廷豐兄的身體欠安來祈禱。我沒有遇過陳牧師,但是在他生病期間,我們教會不只為他代禱,也為他的醫藥費奉獻。一方面實踐保羅所說的: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 (林前12:26)。另一方面也在上帝面前代求上帝的恩典。

廷豐長老身體一直很好,我在過去兩個月去探訪他五次,家裡兩次,醫院三次。第一次在家裡,一進門就看到一張封面印有「恩典」的卡片。他面帶笑容的分享信仰的經歷,說:上帝如何恩待他,在他一生中都沒生過病,這是值得感謝的事,又這次生病他感謝上帝,讓他能再一次和上帝更親近,而透過生病,讓他在信仰上能成長。後來八月下旬在 Cornell醫院住院期間,我們去探訪,看到他把「恩典」的卡片隨身攜帶,一方面感謝上帝的恩典,另一方面領會有上帝的恩典就夠了的生活。這禮拜廷豐長老又入院了,我們的心很著急、很憂悶。然而保羅安慰我們:「你們應該一無掛慮;要在禱告中把你們所需要的告訴上帝,用感謝的心祈求。上帝所賜那超越人所能理解的平安,會藉著基督耶穌,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4:6-7) 親愛的兄姊,這是上帝給我們的應允。現在讓我們同心來為廷豐長老迫切向上帝祈求,願上帝垂顧、俯聽我們的禱告,願上帝的恩典與廷豐長老和昭霞姊同在。A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