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心靈覺醒的日子

 

經文:路加 13:10-17, RR 22, SS 71 (Eng. 3), 211 (Eng. 532), 508

08-25-2013

教會的週間查經班在 Vicky家舉行,主要對象是慕道友,有的來自其他教會。上禮拜一查經時,有人問:教會裡有些牧長的教導很嚴厲,若沒照規律就指責,有時讓信徒,尤其小孩很沮喪,當然教會的價值觀和世俗是有差異的,但是要如何拿捏才是符合聖經的教導呢? 我們生活在處處是法律和規章的大環境裡,無論我們做什麼或去那裡,四周總是有一大堆規矩和限制必須去遵守。即使在家裡,我們也有家規需要遵守。聖經也是一樣,舊約中有很多律法,主耶穌為了不讓我們背負過多的重擔將之濃縮成:愛上帝與愛人。

在今天的經文,耶穌回答了一個最古老,也是最切身的律法的問題。經文中的這婦人18年來,她的背從來沒有伸直過,她的眼睛也只能望著地上,無法抬起頭來欣賞美麗的天空。因此她看不見耶穌,反而是耶穌看見她,叫她過來,對她說:「婦人,你的病離開你了!」這是一句應許的話。然後耶穌用兩隻手按著她,她的腰有了力氣,立刻直了起來,她的陳年舊病就這樣被治好了!但並不是每個看見耶穌行神蹟的人都與這婦人同歡喜。當時管會堂的宗教領袖們不高興,因為律法規定,除非生命危急,否則安息日不准醫病。這婦人犯的是陳年痼疾,耶穌可以先等安息日過後再醫治。安息日從星期五下午六點到星期六下午六點,再等幾小時就可名正言順醫治這婦人了。耶穌卻寧願引起爭議,說:『如果在安息日可以解開牛驢,牽去飲水,那麼這婦人,本是亞伯拉罕的後裔、被撒但捆綁了十八年、不當在安息日解開他的綁麼?』原來傳統法利賽人為了保護資產,特別定下規矩:在安息日解開槽上牲畜牽去飲水是合法的。

這個簡單的故事,有很深的含意,因為耶穌認為既然在安息日給動物喝水的傳統比安息日重要,人的生命豈不是更珍貴?若猶太的宗教領袖不讓耶穌治這婦女的病,豈不是說人比動物還不如。我們基督徒常常會陷入這種窠臼裡,教會有時也會不知不覺的陷入這種困境。當我們在強調遵守律法之時,是否同時注意到律法的精神,而更關心人的需要呢?耶穌稱這種死抱著律法的人是假冒為善,就是嘴巴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宗教領袖們表面上一副虔誠、嚴守律法,榮耀上帝的樣子,實際上,他們只是自訂嚴苛的律法來苛求別人,以自己的意思來凌駕上帝的旨意。

同樣的問題,也經常會發生在我們社會、政治上。理論上,選舉是讓有能力把社會變得更好的人獲得政治權力,這個人的權力是眾人賦予他在為眾人服務時能方便行事,但就是有人在擁有權力之後便顯得驕縱傲慢,以為擁有了權力就能讓他呼風喚雨無所不能。近日引發公民覺醒的「洪仲丘猝死案」,讓人開始正視軍中、職場上所謂「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的觀點。當兩造權力不對等時,一旦當權者無法省察管教的心態與分寸拿捏,或不尊重人的基本尊嚴與需求時,衍生的問題絕不單是軍隊中的虐兵事件,小則擴及職場霸凌、校園霸凌、家暴等等;大則政治霸凌,如:最近發生的大埔事件、核四、服貿等等,基本上,整個馬政權的運作都是在霸凌人民。它享受著我們的稅金,殺我們的孩子、拆我們房子,再編出一個爛劇本,逼大家去接受。接下來,軍法、司法審判都是它的人,再配合媒體,模糊焦點,把大家搞到吐血之後,再跟大家說:「我們一切依法辦理,謝謝指教」。接著,它趁著人民的健忘,繼續傲慢橫行。

人際溝通分析 (Transactional Analysis) 克勞德‧史坦納 (Claude M. Steiner, 1935-) 曾說:『政治的傲慢與精神的迫害,本身即是一種虐他式的心理疾病,這種心理疾病已被內化進了社會及政治控制的方式中。這種控制方法會造成人們對政治及社會的疏離,對現狀不得不忍耐接受。』他說:『權力的傲慢乃是一種精神疾病,它是一種以虐他為核心的政治迫害,唯一的治療方法就是人們要覺醒,體察到這種權力的病態,一起站出來揚棄這種迫害,轉化出真正的義憤,爭取人的真正自由,才會有希望。』這個月初不滿洪仲丘猝死案真相未明的公民1985行動聯盟,號召「萬人白襯衫凱道送仲丘」活動,結果聚集了25 萬公民上凱道,這就是我們期待的心靈覺醒的日子。

在福音書中,耶穌曾七次在安息日治病,而且每次都遭到制止,是耶穌不了解律法?還是祂有特殊的用意?上帝設立安息日,是為了讓人與一切工作的牲畜、大地都有喘息的機會;並藉此讓人能全心全意的敬拜上帝。但如此的美意,如今反而變成束縛人的死結。當耶穌看到這位病了十八年的婦人時,馬上停下來醫治她,並反問那些質疑者:「難道安息日就不應該解開她的鎖鍊嗎?」耶穌要人守的安息日,並非形式上的安息,而是實質、真正的安息。婦人的病痛若不解除,她如何能和正常人一樣挺直腰桿,享受身心靈真正的自由呢?我們不知道這個女人的腰病的病因,但是耶穌給了她直起腰來的力量。這也是耶穌給我們的力量,讓我們在充滿惡勢力的世界裡,能夠有力量地去活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耶穌以行動告訴我們,安息不是流於形式,而是尊重她,滿足她的需求,讓她親身去體驗安息帶來的力量。所以,耶穌賦予安息日一個很新的詮釋:「安息日是為人而設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而生的。」(馬可福音2:27)因為這是一個心靈覺醒的日子。

二次大戰時,反納粹政權的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在被處死前幾個月,從獄中寫信給他的好友貝特祺(Eberhard Bethge),信中回想自己十三年前在美國讀書、教學時,碰到一個法國神父,在一次分享中,兩人討論未來的人生要做什麼。這個法國神父對他說,他希望成為一個聖徒。潘霍華說,他印象深刻,但並不同意,然而他尊重這位神父的選擇。而他呢?他要做什麼?他的回答非常簡單:「我希望能學習擁有信仰」(I should like to learn to have faith)。當時,他無法體認這兩者之間的巨大差別,也還以為可以藉著過神聖的生活來擁有信仰。十三年後,身處獄中,他才更深地體認到:「只有徹徹底底的生活在這個世界裡,才可以擁有信仰。」於是,他選擇面對那個時代,投入在那個時代的風暴中。

聖經,無論是舊約或新約,都在見證上帝是人類歷史的主,祂以公義施行審判和拯救。上帝呼召亞伯拉罕就是要人因他得福,舊約中先知的工作主要是對以色列人傳達上帝的信息,其信息之一就是社會改革。新約聖經更是見證上帝藉著耶穌基督所要成就的就是上帝國的實現,即建立一個以公義、仁愛為基礎,充滿和諧、平安的社會。因此基督教信仰是入世的,它藉著社會運動與改革來實踐和展現信仰。

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我們都好像是彎著腰直不起來的人,做為台灣人,我們長期受外來政權的壓迫挾持;做為基督徒,我們必須不停地與老我爭戰。耶穌對猶太人說,凡是亞伯拉罕的後裔,都是神所眷顧的。而今天祂要對我們說,凡是神所賜的生命,都是神所眷顧的,都當在安息日解開他的綁。這便是耶穌為帶給我們的福音,祂要使每個人的身心靈都得到釋放,擁有真正的自由和安息。因為今天是我們心靈覺醒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