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音樂園地


古典音樂

佛利亞

變奏曲

國歌

巴哈世俗清唱劇

帕海貝爾


宗教音樂

文集

認識聖詩

新聖詩

聖詩1-100首

聖詩101-200首

聖詩300-600首

台、英語聖詩譜

 

帕海貝爾生於德國紐倫堡,亦卒於紐倫堡。德國作曲家、管風琴家,先後曾在許多地方擔任過管風琴師的職位。他是「數字低音時代」的管風琴大師,他的管風琴作品對巴哈影響很大,其著名作品包括78首聖詠前奏曲 (Choral Prelude)、經文歌 (Motet) 和由三把小提琴與數字低音的D大調卡農與吉格 (Canon & Gigue) 等。帕海貝爾在西洋音樂史上經常被忽略,他的作品也都沒有獲得妥善的保管,僅以一首D大調卡農與吉格 (Canon & Gigue in D) 揚名於世。
D大調卡農與吉格是三把小提琴與數字低音的組合 (Kanon und Gigue in D-Dur für drei Violinen und Basso Continuo)。這首曲子堪稱「數字低音時代」的代表作。首先數字低音奏出兩小節的旋律,之後不斷地重複出現27次 (這種又稱作頑固低音),高音部則於其上不斷變化,這兩個聲部遵守著嚴格的對位法則,各自規律地不斷往前發展,最後光輝地結束,縱觀全曲,曲式雖嚴謹,但作曲家卻能在嚴格的形式中作自由的變化,作曲技巧令人嘆為觀止。本曲創作時間推斷是在1678至1690年之間,樂曲編制由三部小提琴、數字低音(通常由大提琴擔任)組成。首先由低音樂器奏出兩小節頑固低音音型(這個音型將貫串全曲),一共反覆了28次,成為樂曲主幹。接著由第一小提琴奏出主旋律,第二小提琴、第三小提琴分別相差兩小節依次加入,演奏與第一小提琴完全相同的曲譜。二部小提琴以簡單不過的架構發展,節奏和音量逐漸加快、加強,最後達到高潮。全曲扣人心弦,一氣呵成。可說是巴哈以前的最高傑作之一。Wikipedia舉出卡農曲使用實例,包括: 流行歌曲、電影、電視、遊戲、廣告等超過三十種。其中以: 電影凡夫俗子最為有名。
他年輕時在聖羅倫茲(St. Lorenz)高等學校就讀,就追隨許溫默(Heinrich Schwemmer, 1621-1696)和魏克(Georg Caspar Wecker, 1632-1695)兩人學習作曲和器樂演奏的技巧。1669年6月29日, 進入阿爾道夫學校(Altdorf),並在聖羅倫茲教堂內擔任管風琴師。一年後,因為經濟狀況被迫輟學,終止了他的大學教育。然而在隔年春天他因為在學術上展露的天分,而被選入另一所學院接受學者訓練,而且因為他在音樂上別有專精,學校更特許他在1670-1673年間,在校外另外跟從普倫次(Kaspar Prentz)學習作曲。
1673年追隨他的老師普倫次到維也納擔任聖史提芬教堂的管風琴師。維也納是個天主教國家,他也因此接觸到了德國南部和義大利的天主教音樂作品,在普倫次的影響下,逐漸將自己原有的北德風格轉向義大利風格。 之後他進入了艾森納赫(Eisenach)擔任宮廷管風琴師,這是艾薩克遜-艾森納赫公爵,即約翰·喬治王子的轄地。五年後因為王子的哥哥過世,宮廷守喪,樂師都被裁撤,他於是在1678年5月18日離開艾森納赫。然後來到了艾爾福特(Erfurt)的普雷迪格教堂(Predigerkirche)。這個教堂對管風琴師的要求很嚴格,除了要伴奏新教派門徒演唱聖歌,還必須提供聖歌的前奏曲,不能即興亂彈。因此,他的管風琴技術得以發揮便是在這個階段,而且發表不少重要的管風琴作品,奠立了他巴洛克後期管風琴名家的聲望。
1681年,28 歲時娶芭芭拉蓋布勒(Barbara Gabler)為妻,巴巴拉和他們唯一的孩子後來死於瘟疫。隔年他再娶茱笛絲卓默(Judith Drommer),Judith為他生下了七名子女。艾森納赫就是巴哈的故鄉,所以他與巴哈的父親也熟識,負責教導巴哈的大哥音樂,巴哈的音樂由大哥啟蒙,我們可以稱他為巴哈的師祖。
離開了艾爾福特(Erfurt),來到符騰堡(Wurttemberg)位於斯圖加特(Stuttgart)的宮廷,這裡是瑪德蓮娜女爵的轄地(Duchess Magdalena Sibylla),1692年秋,因法國大軍入侵,他被迫返回出生地紐倫堡,最後輾轉到了戈塔(Gotha)。碰巧出生地紐倫堡的聖塞巴德(St. Sebald)教堂的原任風琴師,也就是他的老師魏克過世,他得以順利接任老師之職位。他就在這裡一直待到他過世。在紐倫堡的五年間,他寫下了感恩 (Magnificat)等重要的宗教合唱曲和管風琴賦格,被視為他晚年的代表作。
帕海貝爾影響,因為他是當時最偉大的風琴作曲家,而巴哈的哥哥就曾在他門下學習。帕海貝爾一生當了好幾個教堂的風琴師,寫了七十八首管風琴曲以及不少的教會音樂的作品。他對當時新興的路德教派產生過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