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詩154首

首 頁

音樂園地

新聖詩

聖詩1-100首

聖詩101-200首

聖詩201-400首

聖詩401-523首


聖詩101首

聖詩106首

聖詩110首

聖詩115首

聖詩124首

聖詩125首

聖詩203首

聖詩137首

聖詩154首

聖詩157首

聖詩160首

聖詩161首

聖詩163首

聖詩184首

 

 

 

 懇求聖神自天降臨  Listen

Come, Holy Ghost, our souls inspire

填詞者:Archbishop Rhabanus Maurus,776 -856

曲調:素歌 (Gregorian Chant)

教會曆在復活節後第七個禮拜天叫做五旬節或聖靈降臨節,今年的聖靈降臨節是六月七日,這首聖詩「懇求聖神自天降臨」是拉丁六大名歌之一[1],大約在第九世紀就已出現,盛行於第十世紀,本詩的作者不詳[2],歷代以來議論紛紛,有人說是安波羅修主教 (St. Amborse of Milan, 340 -397)、或教皇大貴勾利 (Gregory the Great, 540-604)、或查理曼大帝 (Charlemagne the Great, 742-814)[3],但最近學者研究多認為出自馬廬斯主教(Archbishop Rhabanus Maurus, 776 -856)。馬廬斯出生在德國梅因斯 (Mainz),屬本篤修會,曾任富達 (Fulda) 修道院院長,寫了很多詩,並曾編德文聖經詞彙。

此詩在各種崇拜儀式中已沿用一千年,但最早在聖靈降臨節早上九點禮拜 (Terce) 時使用(徒2:15 聖靈降臨於巳時),11世紀以後就被用於地方教會,文獻中最早的記錄是主後1049年用在法國萊姆斯大會 (Synod of Reims)。1307年已在英國使用,而且用於加冕典禮儀式中。1524年馬丁路德出版的艾福聖詩手冊(Erfurt Enchiridia) 已有德文譯本。英文譯本首現於1549年聖公會出版的公禱書(Book Of the Common Prayer),現在英文譯本雖有六十多種[4],其中以聖公會牧師柯辛 (John Cosin, 1594-1672)於1627年出版的個人靈修詩集(Collection of Private  Devotions in the Ancient Church, Called the Hours of Prayer)的翻譯最佳。原先柯辛只是用於個人靈修生活,後來他被任命為1662年版公禱書的編輯委員,他將這首詩加人「公禱書」中,取代於1549年出版的公禱書之譯本。

曲調 (Veni Creator, Spiritus)來自素歌,收錄於1848年比利時美克林天主教晚禱歌集 (Vesperale Romanum)和加拿大現代聖樂作曲家威蘭 (Healey Willian, 1880- 1968) 配和聲,他曾任教堂管風琴師,也改編過很多曲子如:聖詩143首「請來,請來,以馬內利」(Veni, Veni,Emanuel),聖詩495首「主,懇求你憐憫阮」(Kyrie Eleisonn),聖詩 505首「聖哉,聖哉,聖哉」(Sanctus),聖詩5O6首「上帝的羊羔」(Agnus Dei)等。

現代作曲家馬勒 (Gustav Mahler, 1911-1986) 在他的降E大調第八號「千人交響曲」中第一樂章即採用「懇求聖神自天降臨」的歌詞,巴哈也在他的「小冊集」,BWV 631、BWV 667用此曲調,取名是依據馬丁路德之德文譯本懇求聖神自天降臨(Komm, Gott Schopfer, heliger Geist),亦收錄在「371首四部聖詠集」(371 Chorales of J. S. BaCh)第187首,清唱曲第218號「願希望的神充滿你 (Gott der Hoffnung erfulle euch) 的第五樂章[5]

台灣教會公報第2117期1992年9月27日

 


[1]王神蔭著的「聖詩典考」p. 166 列出拉丁七大名歌為:黃金之邦歌(Laus Patriae Coelestis),聖靈降臨歌 (Veni Sancte Spiritus),忿怒之日 (Dies lrae),聖母哀悼歌 (Stabat Mate),王旗前導歌(Vexilla Regis),Mater Spiciosa和聖詩 154 首「懇求聖神自天降臨」,其中黃金之邦歌(聖詩 352)」和「懇求聖神自天降臨」收錄在聖詩中,Mater Spiciosa「聖詩典考 」無文介紹 ,筆者在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及John Julian的 The Dictionary off Hymnology找不到。並查十多種中世紀拉丁聖詩有關的書籍,如: Joseph Szoverfy的 A Concise History  Medieval Lattn Hymnody (1985) 等書都沒有記載此詩,聖詩史家如:魯特利 (Erik Routley) 的會中也都沒著錄,可能是「聖詩典考」誤植。

[2]聖詩沒著錄詩人。

[3]見 Stulken Marilyn Kay 著 Hymnal Companion to the Lutheran Book of       Worship p.494 及 Harry EsKew and Hugh T. McElrath 著 Sing With Understanding,p.84

[4]據 Julian的 The Dictionary of Hymnology 載英文譯本、八種譯自德文,五十二種譯自拉丁文,還不包括美國翻譯本。

[5]學者認為是泰利曼(Georg Philipp Telemann,1681-1767)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