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丁(二) 


林皙陽    5-20-07 

奧古斯丁堅持立場與各種異端:異教徒、摩尼派、多納圖派(Donatist)、 伯拉糾爭論。

二、作品:續奧古斯丁(一)

  1. 上帝之城:由商務出版社翻譯,書名叫天主之城(The city of God)。奧古斯丁花14年才完成,共22卷。奧古斯丁處於歷史重大轉變期。從歷史角度論帝國,沒有永遠的國度,只有「上帝之城」是永存的。401年當西哥德人攻陷羅馬城時,震撼全歐,Jerome說:如果連羅馬都會陷落的話,那麼在這世上,還有哪一個地方是安全的呢?有些異教徒幸災樂禍地說:因為羅馬人信奉基督教,以至於諸神要報復,要傾覆羅馬。

    奧古斯丁答覆異教徒,也安慰基督徒,讓他們不要太消沉。上帝之城 1- 10卷即是答覆這些控告。他說:如果古代羅馬諸鬼神,不能夠救特洛伊城,那麼誰能夠救羅馬呢?敬拜諸神,並沒有使羅馬強盛,或增進道德,或賜下永生的福樂。然而攻陷羅馬城的西哥德領袖信奉基督教,乃下令不得屠殺羅馬城。從來沒有一個戰勝者,因著被征服者的神,而饒赦戰敗者。奧古斯丁說:基督降災教會,使羅馬淪於敵人之手,是為了要煉淨基督徒的罪過,如果我們能夠悔改,忍受這些災難,就可以得到福氣。

    1122卷是奧古斯丁的歷史哲學。他說:歷史在上帝的掌握之下,人類的歷史可以分成兩個城:上帝之城與撒旦之城。是由愛上帝與愛自己,兩種不同的愛築成。世界的城充滿了罪惡,道德混亂,沒有真愛;只有上帝的城漸漸實現在地上時,世上的人才能安居樂業。凡上帝之城的居民,都是蒙恩的人。並非基督徒都會被揀選,但被揀選者都在這有形的教會中。

    挪亞時期世界是屬撒旦之城,上帝變亂人的口音。奧古斯丁引新、舊約歷史,敘述兩城之爭,驗證世上沒有永遠的城。希伯來書說:「我們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們只能仰望天。啟17-18章的巴比倫城,就是指敵基督的國度。羅馬城不是上帝之城。在動亂的時代,教會需要永久之城的信息(Walker,基督教會史,p. 293)。

  2. 罪觀:奧古斯丁的罪觀及恩典觀受到早年宗教經驗及反伯拉糾(Pelagius)思想影響[1]。他的概念仍來自對羅馬書的研究,馬丁路德乃聖奧古斯丁修會之修士,他從羅馬書悟出因信稱義之教理。奧古斯丁則強調罪的自發性。他認為即使人未曾墮落,仍需完全依靠上帝。他說:罪使人遠離神,而導致惡。人因著犯罪就不能再行神所愛的真善,也不能瞭解他生命的意義,人的過度慾念、無節制的尋樂及不聖潔的心思將導致失敗,罪的根源就是愛自己取代了愛上帝。

    奧古斯丁認為人類的被造原是不朽的,不死的;但犯罪導致亡。他認為亞當的墮落是自取的,亞當只要繼續食用生命樹果子就能得永生。他擁有自由意志,他的肉慾聽從其意志,因驕傲而作出錯誤的選擇,就是他想脫離神,妄想自己取代神。

    奧古斯丁對原罪的根據除了創世記外,還有詩51篇、弗2:3;他最喜歡用的則是羅5:12及約3:3-5。亞當墮落的本性傳遞後裔。全人類都承接墮落的本性。我們都從亞當承接人性,而人性的傳遞是藉由性行為,因此世人都從罪中所生,這也就是奧古斯丁所謂原罪。奧古斯丁從這觀點發展出嬰兒洗禮的教義,只有藉著洗禮,才能除去人的原罪。人就是因著「原罪性」,所以無法行完全的善。罪人若要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必須從愛神的動機出發才有可能達成(Berkhof,基督教教義史,pp. 105-6)。

  3. 摩尼教的教義跟基督教差距很遠是異教。摩尼教的二元論認為世界有兩個勢均力敵的神在爭戰。光明、黑暗神,他們彼此對立,善惡是兩個永恆的原則,在做不止息的爭戰,世界的苦難邪惡都是這個爭戰的產物。摩尼教認為內心的掙扎,可以推委是犯罪的責任,因為情慾是從外面來的勢力,人是無辜的。

    奧古斯丁說:基督教是一元論。只有上帝是萬物唯一的來源,上帝是獨一的主宰,神從無創造萬有,上帝獨行其事,獨享尊榮,罪惡並不是一個跟上帝的國度敵對的永恆勢力。

    可是奧古斯丁,也必須面對一個問題,如果上帝是一切的來源,那麼,祂所創造的一切,都甚好的話,罪惡從哪裡來呢?奧古斯丁說:上帝所造的一切甚好,因此不好的就不存在,簡單的說:沒有罪惡這個東西,罪惡是不存在的。奧古斯丁他把罪惡,定義為none being,就是非存有,是一個有很濃厚哲學意味的術語。奧古斯丁說:上帝是正面的,那麼缺乏正面的,就是罪。譬如說:上帝是良善的,那麼缺乏良善就是罪惡。上帝是純存有pure being,祂的反面就是none being。那麼none being 就是罪惡。奧古斯丁年輕時說:罪惡並不存在,只是缺乏上帝良善的一面,就是罪。就像疾病並不存在,疾病是缺少健康,欺騙本身是不存在的,欺騙是缺少誠實,沒有驕傲,驕傲是缺乏謙卑。那麼人為什麼會犯罪呢?因為蛇引誘人!那麼蛇從哪裡來呢?蛇是因為墮落的天使而來!那麼天使為什麼會墮落呢?因為天使驕傲,要與神同等!那麼驕傲從哪裡來?就這樣子推下去,奧古斯丁還是要面對:罪惡從哪裡來?奧古斯丁誠實的回答說:不知道!

    奧古斯丁打破了摩尼教的宿命論,他肯定人在道德上的責任。奧古斯丁說:人有自由意志選擇惡行,人雖然受到原罪、情慾等等的挾制,但是人要為自己的罪行負責任。

  4. 多納徒派 (Donatism) 303年教會大逼迫,有基督徒妥協,把聖經交給逼迫者焚燒;逼迫過後,教會再接納他們,讓堅守主道、不妥協的多納徒主義者很不滿意。312年,開其良努(Caecilian)的人被選為主教,是由一個懷疑曾叛道的腓力斯(Felix of Aptunga)按立,引起教會主張嚴格處理叛道者之信徒不滿。多納徒主義者認為,教會是由聖徒組成的,必須保守她聖潔的身分,由叛道者施行的聖禮是無效。

    奧古斯丁反對多納徒主義的理由是:雖然神職人員會跌倒,但是他們行的聖禮仍有效,他們只是聖禮媒介,真正施行者是基督。辯論後期多納徒走向極端,不僅叛道者不能再入教會,連與他們交往的聖徒也不能再入教會。多納徒者認為他們是真教會,以居普良作品為信徒重洗(Rebaptism)。中世紀採用贖罪、告解、朝聖、捐獻、功德彌補。君士坦丁把這事轉由羅馬主教處理,他反對多納徒派。多納徒派拒絕服從且有暴力事件,強調殉道屬靈報賞。四世紀多納徒主義教師Parmenian(奧古斯丁曾著書反對他)和泰歌尼(Tyconius) 是屬於不嚴厲的多納徒平信徒。

    泰歌尼認為教會是真正普世,是上帝「城」和撒但「城」組成之混合物。他的保羅主義和啟示錄解釋法影響奧古斯丁。411年迦太基會議希望把多納徒主義者納入教會。奧古斯丁曾為文反對多納徒,卻認同他們的嚴格自守;奧古斯丁離世時,多納徒主義影響已下降。Vandals取北非(439-533)和羅馬末代時期(533-698),部分多納徒主義者已經再歸回大公教會了。多納徒主義的失敗除了奧古斯丁藉文字及言語反對他們;多納徒主義者泰歌尼亦暴露此派不少偏頗言行。411年迦太基會議雖宣布多納徒主義為異端影響力仍在; 到第七八世紀才漸衰微(見君士坦丁: 基督教國教化)。

  5. 救恩論:奧古斯丁相信神能恢復人自由意志的自由,就是更新及重生;而是神恩惠。惟有人的意志得到釋放,人才會渴望與神結合。神「不可抗拒的恩惠」(irresistible),並非是勉強人的意志去行善;乃是改變人的意志,甘願選擇善,並且去行善。知奧古斯丁神確實會操縱人的自由意志。當人願意將生命主權放在神的手中,甘願被神操縱時,人自由選擇的意志就轉變為聖潔。神的恩惠成為人裡面眾善的根源。這不可抗拒的恩惠又稱至終堅忍的恩賜(perseverance),奧古斯丁強調這恩賜只給神所揀選的人(預定論)。奧古斯丁常以「羅9:21」來論證他的揀選論及預定論。奧古斯丁定義重生須靠神的恩典(聖靈的運行)。

    『預先的恩典』是指聖靈用律法使人產生罪惡感。『運行的恩典』指聖靈以福音使人相信基督,並完成贖罪與和好的工作。『合作的恩典』是指聖靈使人願意與神合作,一起完成終生成聖的工作。神恩典的工作,是使人完全恢復神的形象,並在屬靈上成為聖徒。奧古斯丁認為人的得救是由於恩典和信心。信心也是上帝的恩典;人是否願意接受,完全在乎上帝的旨意。有些人被上帝揀選,另有人被神放棄(谷勒本,教會歷史,p. 161Heidelburg Catechism, 21乃承受此思想)。

奧古斯丁原本蔑視基督教,生性放蕩不羈,他雖然追求真理,但卻徬徨於迷途,心靈相當苦悶。後來皈依基督卻成為使徒以後史 上最偉大的教父,無人能超越奧古斯丁。他的著作除了上述之外,尚有教會觀,聖禮觀、贖罪論、人論、救恩論等。奧古斯丁不僅影響教會界甚巨,改教時期的馬丁路德和加爾文都受 到他的影響,乃至政治學都多少受他影響。奧古斯丁雖然學問淵博,卻沒有放棄親近群眾,他任Hippo主教幾十年 ,其講道集亦是傳世之作。

奧古斯丁的影響:奧古斯丁逝世後汪達爾(Vandal)軍隊圍困Hippo,羅馬文化於非洲結束。Vincent of Lerine定義正統天主教教義︰「普照的、永久的、一切人信奉的」。他說奧古斯丁的學說中有些過度之論,這些論說雖有害後世神學繼承,但奧古斯丁對基督教思想的影響及貢獻是不容否認的,西方教會各派深受他的影響,在各派的和解上亦多所貢獻。奧古斯丁在中世紀即被尊為教會導師。St. Anselm of Canterbury (c1033- 1109)、St. Bernard of Clairvaux(1091-1153, 聖詩110首作者)、Martin Luther (1483-1546), Thomas Cranmer (1489-1556)、John Calvin (1509-1564), St. Francis de Sales (1567- 1622)、Blaise Pascal(1623-1662)、Jacques- Benigne Bossuet(1627- 1704)、Joseph Butler(1692-1752)、Jacques Maritain(1882-1973)、Reinhold Niebuhr(1892- 1971)和Paul Tillich(1886-1965)都從奧古斯丁得到啟發,並承認通過他才認識到問題的核心。上帝之城說:真哲學家為愛上帝者,正是他最佳寫照。

書目:

奧古斯丁選集,湯清等譯,基督教歷代名著集成。香港:輔僑,19621986

基督教歷代名著集成原本計畫分三時期出版53冊,但後來並沒按原計畫。奧古斯丁選四集,包括:懺悔錄、上帝之城(2 VOLS.)和奧古斯丁選集。只出版一冊即本書包括:三一論、論自由意志、論本性與恩典、教義手冊四篇。

輔僑前身為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李提摩太在上海創廣學會以出版優質基督教書刊為志業。廣學會創辦於一八八七為中國第一間最具規模的出版社,出版中文基督教書籍及介紹西方政治、科學新知等書籍,以配合當時社會的需要。商務印書館就是在廣學會創辦後十年成立的。因此,廣學會已不再是介紹西方知識的唯一出版社,轉而加強教會文字工作,全力出版神學及屬靈書籍。1949年部分工作人員到香港,1951年成立基督教輔僑出版社,以發揚廣學會之使命。1965年更名為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1]伯拉糾派(Pelagianism):伯拉糾(Pelagius)四世紀末生於英國。他是品格極佳的人。羅馬道德敗壞,使他震驚。他留在羅馬發展一套教理。伯拉糾覺得正統教義對著人以及罪的教導會引起人們在生活上的不嚴謹,他認為如果罪乃是墮落的人性從亞當遺傳而來,那麼,人就不應該也不需要對罪負責,所以大可以活在低標準的道德生活中,而缺乏勝過罪過的動機。他主張罪性並非天生,人生下來均是無辜的,只有當他們有意識地違背了神的律法之時,人才如同亞當一樣犯罪,跟隨亞當的榜樣。所以救恩就完全決定於人的意志有正確選擇。

伯拉糾最大的反對者就是奧古斯丁。奧古斯丁對伯拉糾的品格相當敬佩。為了反駁伯拉糾奧古斯丁提出神聖恩典的教義。這兩人之間的爭論,到今還是神的主權與人自由意志之間許多爭論的根源。奧古斯丁,如保羅一樣有戲劇化重生經歷。他自己的經歷證明神那不可抗拒拯救世人的大愛,及人對於自己的得救是無能為力做任何的事,只能依靠神的恩典。伯拉糾並沒有這種經歷,所以他強調人的自由意志,他自己要對他的選擇負責任,所以神的恩典並非必要。伯拉糾的教導不無道理可是違反聖經的教訓,他缺乏對人本性清楚認識,自大地認為人有能力藉著選擇良善而得救,就不需要依靠神。今日許多人以為只要盡力為善便可以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