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2.16-1827.3.26)

08-18-2013
一、前言:
貝多芬對業餘愛好者與知識份子的吸引力歷久不衰。稱貝多芬「樂聖」是中文世界特有的現象,這 和詩聖杜甫有關,光從音樂創作不足以說明貝多芬在樂迷心中偉大的地位。令人敬佩的是貝多芬在逆境中對人生開脫的解答就是抗爭!他以微薄有限的體力,無懼的向命運抗爭,甚至在他彌留之際臨終時,仍揮舞拳頭要與命運作最後一博,這也是貝多芬被稱為樂聖的原因。高定 (Phil G. Goulding) 的作曲家排行榜:古典音樂入門 (Classical Music: The 50 Greatest Composers and Their 1,000 Greatest Works) 把他排在最偉大的作曲家的第三名,他稱前三名為不朽作曲家 (The Immortals)。他對貝多芬的評語為: 強烈而激情的咆哮者 (Powerful and passionate Immortal Thunderer)。至今貝多芬仍是西方音樂體系的巨人。近代音樂潮流和思想,管弦樂法到鋼琴流派,從徹爾尼 (Carl Czerney, 1971-1857)、李斯特 (Franz Liszt, 1811- 1886)、華格納 (Richard Wagner, 1813- 1883)、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1833- 1897) 到荀貝格 (Arnold Schönberg, 1874- 1951),都可追溯至貝多芬。對於與生命博鬥的人可從貝多芬音樂中找到慰藉與啟示。從個人到種族、國家在豐收勝利時,不分國籍齊唱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快樂頌。當1989年柏林圍牆拆除時,伯恩斯坦 (Leonard Bernstein, 1918-1990) 將歡樂頌改為自由頌 (Ode an die Freiheit) 演出。
二、生平:
貝多芬1770年生於波昂。祖父為宮廷樂師兼樂長,父親為宮廷男高音,父親粗野無才。貝多芬最早的音樂由父親親自教導,父親寄望貝多芬長大能夠成為莫劄特再世,所以貝多芬自小時候就受到極嚴厲的音樂訓練,他八歲即登臺演奏且有報酬。貝多芬曾受過莫劄特(W. A. Mozart, 1756-1791)的讚賞,但來不及受到指導,以後隨海頓(J. Haydn, 1732-1809)學習了一些時候。但從小就想把貝多芬成為莫劄特再世1777年3月26日父親在科隆 (Köln)為他辦一場音樂會,親王得知有位神童,於是請艾登 (Herinich van der Eeden, 1710-1782) 教他管風琴,他亦與宮廷樂長裡茲 (Franze Ries, 1755-1846) 和羅凡第尼 (Franze Georg Rovantini, 1757-1781) 學小提琴。裡茲的兒子費迪南 (Ferdinand Ries, 1784-1838) 後來在維也納成為貝多芬的學生,直到1805年他離開維也納為止,在音樂史留下佳話。1781年跟尼菲 (Christan Gottlob Neefe, 1748-17988) 學巴哈的《平均律》及作曲,貝多芬進步神速,他把貝多芬介紹給世人。他進波昂大學,上希臘文學、哲學、政治也接觸民主革命思想。17歲時赴維也納,見莫劄特 (Wolfgang A. Mozart, 1756-1791),他願收他為學生,後因慈母去世回Bonn。
1792年貝多芬二度到維也納,他找海頓(Franz Josef Haydn, 1732-1809)學作曲,但兩人不合。在維也納期間他受申克 (Johann Schenk, 1753-1836)和阿爾佈雷希茨貝格 (Johann Georg Albrechtsberger, 1736-1809) 指導對位法,薩裡耶利 (Antonio Salieri, 1750-1825) 學聲樂和歌劇,費爾斯特(Emanuel Aloys Förster, 1748-1823)。貝多芬個性耿直,週旋在貴族、商賈之間不會顯露絲毫卑微的神色,搏得維也納人的尊重。他認識席勒 (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 1759- 1805) 和歌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l749- 1832),用他們的作品在聲樂作品當中。
*『歌德和貝多芬遇到皇帝的軼事』:貝多芬和歌德一起散步時碰到了皇帝的車駕經過,歌德立即閃到路邊,立正,鞠躬、下跪、脫帽,向皇帝低頭致意,而貝多芬則昂首挺胸,繼續向前走著。當威儀赫赫的皇帝座駕過去後,歌德不悅地問貝多芬,為何對皇帝的駕到不止步、鞠躬、下跪、脫帽行禮,桀傲不馴的貝多芬說:『世上的皇帝很多,但貝多芬只有一個。』
貝多芬感情豐富,留下許多空留遺恨的殘缺之愛。月光奏鳴曲 (Sonata no.14 c-moll op.27, no.2, Moonlight) 獻題給貴族學生貴契阿迪 (Comtesse Giulietta Guicciardi, 1784-1856)。永恆的戀人(The Immortal Beloved),被 Maynard Solomon (Beethoven, ch. 15, N.Y.: Simon Schuster, 1977) 證實為安東妮布倫丁諾小姐 (Antonie Brentano, 1780-1869)。以前學界認為給愛麗斯 (Für Elise, Piano Bagatelle, WoO 59) 是給學生德蕾莎 (Baronin Therese Malfatti-von Droßdik, 1792- 1851),由於筆跡潦草德蕾莎 (Therese),被誤解為給愛麗絲 (Elise)。 2010年德國音樂學家考皮茲 (Klaus Martin Kopitz, 1955-) 貝多芬給友好歌手伊莉莎白Elisabeth Röckel, 1793-1883)。她在1813年和莫特的學生胡梅爾 (Johann Nepomuk Hummel, 1778-1837) 結婚。
貝多芬28歲開始覺得耳力減退,最後全聾。1802年貝多芬意志消沈,寫下海 利根施塔德遺書 (Heiligenstädter Testament),但遺書完成後,他不向命運屈服,反而寫下歡快的第二交響曲 (Symphony No. 2 in D major, op. 36)。
1803年完成第三號英雄交響曲 (Eroica),小提琴奏鳴曲克羅采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Op.47, A, Kreutzer) 及神劇《橄欖上的基督》 (Christus am Olberge) 。
1804年也完成了為鋼琴、小提琴、大提琴的三重協奏曲 (Triple Concerto in C, Op. 56) 1805年完成歌劇《費黛裡奧》(Fidelio, Op. 72)。
貝多芬晚年健康情況不佳,姪兒卡爾 (Karl, 1806-1858)又常令人傷神,1826年在一次旅行中受寒,從此臥病,1827年3月26日去世。
三、作品:
貝多芬是第一位作曲家為自己作品編號 (op.),WoO (Werke ohne Opuszahl – literally, "works without opus number"), In 1955, Georg Kinsky and Hans Halm published a catalogue of Beethoven's works,H.,和 Bia 1-399。Giovanni Biamonti http://www.lvbeethoven.com/Oeuvres/ListBiamonti01.html 作品尤其是9首交響曲,5首鋼琴協奏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一)、管弦樂序曲、32首鋼琴奏鳴曲『被德國著名指揮家畢羅 (Hans von Bülow, 1830-1894) 稱為鋼琴音樂的新約聖經』、10首小提琴奏鳴曲、17首弦樂四重奏、弦樂三重奏等室內樂。歌劇費德里奧,兩首彌撒曲 (op. 86, op 123)。
四、聖詩:
1. 聖詩16首Sechs Klaviervariationen Über Ein Schweizer Lied, WoO 64----------2’56
2. 聖詩430首 Piano quartet, Eb, op. 16, 3rd movement--------------------------------6’31
3. 聖詩101首Zwölf Variationen über "See The Conqu'ring Hero Comes," WoO 45----
4. 新聖詩98, 298首 Ode to Joy from Symphony no. 4-------------------------------------
五、欣賞:
1. Zwölf Contretänze für Orchester, WoO 14, no.7 (1801)----------------------------0’43
2. 15 Variationen mit Fuge Eb, op. 35, no.1, Introduzione col Basso del Tema------3’01
no.2, Tema, no. 15 (1802)---------------0’42+4’31
3. Die Geschöpfe des Promrtheus, op. 43, no. 16 Finale (1802)-------------------------6’25
4. Symphony no. 3, , Eb, op. 55, 4th. Movement(1805)-----------------------12’14英雄交響曲第四樂章的主題時,已經前後出現過三次。可見貝多芬對這主題的重視。這主題第一次的使用,是1790—1801年間所寫的十二首方塊舞曲 (Contratänz, WoO. 14)中的第七首 (於1801年完成)。1802貝多芬還寫了Prometheus芭蕾舞劇(Op.43)的配樂,共有十八段,最��一段就是這英雄主 題,速度比起Kontra Tanz 加快了許多。這是第二次。
Prometheus是古希臘神話中的一位英雄人物,他為了人類的幸福,從天上盜下���種給人類,卻因此觸犯戒律,被綁在峭壁上。白天,老鷹飛 來啄他的心肝;晚上,他的心肝又長好了。如此週而復始地、被殘酷地折���著,直到兩、三百年後才去世。貝多芬生平最敬佩、最崇拜的,就是如此的英雄人物:為了全人類的福祉,為了崇高偉大的理想,不計一切,全力以赴,即使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所以,在1802年,貝多芬又以這英雄主題寫了一首鋼琴變奏曲 (Op.35)。這首變奏曲的名稱本來叫做『十五首變奏與賦格』(15 Variations with fugue on a theme from Prometheus)。之後,貝多芬對 Prometheus的熱愛,仍舊無法止息消退,於是開始著手寫一首交響曲,好紀念他。這首交響曲便是第三號交響曲。
第四樂章,終曲,甚快板,降E大調,2/4拍子,自由變奏曲
(0'00 )導奏 11
(0'15)低音主題 前句∥:8:∥後句∥:8:∥
(0'50)低音主題與兩個聲部的對位 前句∥:8:∥後句∥:8:∥
(1'24)低音主題與三個聲部的對位 前句∥:8:∥後句∥:8:∥
(1'58)低音主題與高音主題並行 前句∥:8:∥後句∥:8:∥
(2'33)過渡 9
(2'43) 賦格 6869∣29
(3'37) 第一變奏 一次前句8小節
(3'44)第二變奏 一次前句8小節
(3'52)插入句 884
(4'10)第三變奏 88822 (唯一小調的變奏) 
(4'55)第四變奏 一次前句8小節 
(5'04)賦格 443∣7811 12∣304
(6'27) 第五變奏 前句∥:8:∥後句∥:8:∥
(8'32) 第六變奏 一次前句8小節,一次後句8小節
(9'24)緩和 34∣6∣2222211
(11'23) CODA (4)44442∣84423
*此為Karajan指揮貝多芬全集
5. Piano Concerto, no. 4, G, op. 58, 2nd movement-----------------------------------------5’29「第四」的鋼琴協奏曲。此協奏曲一如既往,於1808年12月22日由他於維也納作首演及彈鋼琴。首演完成後,《環球音樂報》(Universal Musical Gazette)大讚該樂曲為「作曲家最獨特的作品之一」。第二樂章帶給人喜出望外的感覺,並跟龐大的鋼琴及樂團構成強烈對比。一般而言,第二樂章皆是獨奏及樂團安份合作,且又是較為內歛含蓄的,此樂章跟傳統可謂大相逕庭。此樂章之靈感其實來自貝多芬看見的一幅圖畫,畫中描述傳說中之底比斯女皇(她也是音樂家安菲翁的妻子),因十二名子女被希臘神阿波羅所殺而悲傷,而她也被變成石柱,矗立於希臘施菲路斯山下。
「……這首曲子的特殊之處,可能要從第二樂章才更容易聽出來,更容易體會。第二樂章一開頭,樂團兇悍地演奏出帶威脅性的簡短樂句,鋼琴卻不徐不疾回應以再溫和、再優美不過的答句。五秒內,兩者之間的對比落差,已經構築了強大的戲劇性吸引力。」
「李斯特:這是希臘神祇奧爾菲斯吹著蘆笛馴服一群猛獸的音樂啊﹗……。」
「…… 聽過第二樂章,回頭會對第一樂章有不同的領悟。這首協奏曲的開頭,貝多芬乾脆就讓鋼琴獨奏先唱出主題,然後樂團才跟進給主題較長的演繹,……雖然鋼琴只有 一架,鋼琴家只有獨自一人,可是在這個舞臺上,個人個性的強度,遠勝過集體巨量的樂團。鋼琴是前行的領導者,呼喚著樂團跟上來,一起探索前方未知的世 界,……」
「卡拉揚曾經跟多位世界一流的鋼琴家合作過貝多芬的鋼琴協奏曲,卻遲遲沒有找到他願意合作灌錄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的對象。一直到他和魏森伯格合演了 貝多芬第四號,才突然通知唱片公司可以錄貝多芬鋼琴協奏曲了。人家問卡拉揚為什麼選擇魏森伯格,卡拉揚回答了一句饒富趣味的話:『鋼琴開頭的樂曲,必須由鋼琴家主導。』……」「不夠堅定,不夠自信或不夠溫柔的鋼琴家,註定無法將貝多芬四號演得好,這真是一首格外艱難的樂曲。」
6. Coriolan Overture, op. 62---------------------------------------------------------------------8’57
寇里奧蘭序曲Coriolan-Ouvertüre),作品62,是貝多芬的序曲創作,以科林(Heinrich Joseph von Collin)的悲劇為背景。全曲大體上按照悲劇的內容進行,以c小調主題表現寇里奧蘭的侵略羅馬決心,並以降E大調主題象徵其母對兒子息戰的懇求。寇里奧蘭最終聽了母親的話,決定不再戰鬥,卻沒辦法將已達羅馬的大軍撤 回,在掙紮之下,以自殺收場。
六、結論:
貝多芬因二十八歲以後開始耳聾,到四十八歲以後全聾,他的資料中有筆談文獻。他變成孤僻,喜歡稻田園散步,他的音樂有陰柔的作品,如:月光、悲愴以及交響曲的2,4,6,8號。但 他大部分的音樂都是以愛心關懷全人類之英雄巨作,交響曲3,5,7,9號,艾格蒙序曲、寇里奧蘭序曲、歌劇費黛裡奧、普羅米修士等。貝多芬和華格納代表德國的音樂,指揮家要掌握這兩個人的作品才算懂德奧音樂。音樂政治學中,因華格納為希特勒之最愛,被猶太人打入冷宮,直到近年才漸解凍。命運交響曲前四個音符3331在聯軍登陸時為勝利 (V)的摩斯密碼三長兩短代號,這四個音符的節奏被後來布拉姆斯等人引用。
1998年適逢德國DG唱片公司百歲生日,DG推出87張貝多芬作品套裝錄音來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