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式 (I)

3-19-2011

一、 前言:

音樂作品,無論是長篇巨作,如交響曲、協奏曲、歌劇,還是短小的歌曲,都要在時間中一點一滴地展開。而曲式是時間的結構。音樂的延續,無論長短,都有結構稱之為曲式。

二、 作成音樂形式的方法有五種:

  1. 反覆(repetition):分為嚴格反覆、變化反覆與模進反覆,意在加深音樂材料的印象。反覆記號之區間面重複。
    1720年義大利拿坡里樂派的返始 (Da Capo,簡稱D.C.) 演奏至D.C. 記號後歸回最初再次重複到Fine記號處停止,第一段從頭到Fine為第一段(A),Fine之後為第二段(B),再回到前面至Fine (a),為ABA的形式。
    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用很多這種技巧在他的宗教音樂當中,如: B小調彌撒 (B minor Mass) 的和散那 (Osanna) 唱完到祝福 (Benediction),再回到和散那 (Osanna)。

  2. 對比 (contrast):在獲取比變化反覆更多的變化,用對比法使新題材與原題料不同,如轉調、旋律形態、力度、速度、織體或表情等。每首作品多少有些對比的因素,大型作品的對比幅度比較大,對比的材料會比較多。

  3. 對稱 (symmetry) 是反覆與對比結合的產物,在獲取均衡,巴哈是高手,三段式ABA即是對稱。

  4. 變奏常用音樂材料的變化反覆,簡單的變奏保持主題的旋律輪廓、節奏、和聲,只加一些小裝飾。複雜的則會將旋律、節奏、調式調性、織體、和聲都做較大幅度的改變,甚至只是選取原材料的某個因素發展,以至於幾乎聽不出它們原型了。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第五交響曲中以八小節引用La Folia,但幾乎不能辨認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才被解出。最早創作變奏曲的是西班牙的 (Luis de Narváez, fl. 1526-49) 於1538年為文藝復興吉他,維希納琴 [vihuela] 所寫的曲子 (diferencias) 。巴洛克時期發展成為頑固低音變奏曲 (basso ostinato variation) 和主題與變奏曲兩種形式。巴洛克時期舞曲中的夏康舞曲 (Chaconne, Doron CD, Chaconnes, DRC3009) 以及帕薩卡利亞 (Passacaglia),就是以頑固低音變奏曲的技法寫的作品。其實除了那些曲子外很多作品中出現頑固低音,如: 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B小調彌撒 (B minor Mass) 信經 (Credo) 中的訂十字架 (Crucifixus) 和巴海貝爾 (Johann Pachelbel, 1653-1706) 的卡農與基格舞曲 (Canon and gigue) 都很有名。到了古典樂派以後頑固低音變奏曲漸漸消失,只剩下主題變奏曲 (theme and variations )。

    • Listening3:Pachelbel, Johann, 1653-1706, Canon----------------------------------------4’42”

    • Listening4:Bach, J.S., Passacaglia for organ, BWV 582--------------------------------12’55”

    • Listening5:Mozart, Wolfgang Amadeus, 1756-1791, Ah! Vous Dirai-Je, Maman in C, K265法國民謠「媽媽,請聽我說!」小星星主題變奏曲----------------------------14’04”

  5.  主題是兩段式:aa反覆baba反覆為aabb之形式。

    1. 變奏1進入快速16分音符。

    2. 變奏2用和弦切分音。

    3. 變奏3右手採三連音,左手簡單和弦。

    4. 變奏4右手和變奏2類似,左手三連音。

    5. 變奏5右手與主題幾乎同,切分音。

    6. 變奏6右手與主題相同之三和弦音,左手部份顫音,第9小節後相反。

    7. 變奏7先上升音階,再下降音階,再上升音階。

    8. 變奏8轉C小調。

    9. 變奏9與變奏2類似,每小節第二音比第一音降一全音的斷奏。

    10. 變奏10左手彈主題跨過右手彈高音。

    11. 變奏11採對位法,右手先,左手跟進。

    12. 變奏12右手主題多顫音,左手跟第2變奏相似。

    13. 最後終止(coda),結束。

開展是以一群音或一個節奏,開展的根源。

三、 旋律的形成的方式

動機 (motive): 旋律最小單位是動機。環繞一個主要重音結合而成具獨立性格的「音組」,它是「樂想」表達的最小單位,即「主題核心」。主題是一個或多個動機組成一個音樂單元,且具發展性。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的動機最有名。

Beethoven, Ludwig van (1770-1827): Symphonie No. 5 c-moll op. 67, Andante con moto (1808)

樂句 (phrase): 幾個動機形成一個樂句。幾個樂句構成一個樂段 (sentence)。幾個樂段構成一個樂章 (movement)。樂章指音樂作品的主要區隔,它是樂曲中完全中止。巴洛克時協奏曲沒有固定樂章數,但古典樂派海頓把交響曲發展成四樂章,但以後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三和第四樂章沒有終止,第六交響曲田園為五樂章。

四、 曲式 (I)  二段式 (binary): AA’, AB, Barform和AABA等四種形式。 1. AA’ (Abide with me,聖詩368)

  1. AA’ (Abide with me,聖詩368)

  2. AB, God Save the Queen, Beethoven, piano variation, WoO 78------------0’20”

  3. AAB (Barform), Bach, No. 7, Cantata no. 140, Wachef auf, ruft uns die Stimme------------------------------------1’48”

  4. AABA,如:剛才所用的小星星變奏曲的主題。Schacht, Theodore von, 1748-1823, Concerto B, for 2 Clarinets, 3rd. mvt.,

五、 曲式 (I)  三段式 (ternary):

AB(D.C.) A(Fine):聖61, 456首。

 Bach, Cantata no. 140, No. 3, Wann kommst du, mein Heil--------------- 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