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Amos
7:7-15
RR 7(PS24), SS 61(E22), 8(E2), 516(E199)
(台語版)
主前786-742年之間,烏西亞統治猶大,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二世統治北國以色列,他們成功地反擊了歷史上所有的仇敵,甚至入侵南國猶大奪取土地與囚犯。此時埃及與亞述的國勢衰弱,以色列在耶羅波安二世的治理下,有超過半世紀的太平盛世,國力甚強,經濟社會一片繁榮景象,可惜貧富懸殊,又受迦南宗教影響,上帝的律法不斷遭到破壞。祭司依附權貴,剝削窮人,很多人轉移敬拜偶像。阿摩司原本住在猶大提哥亞(耶路撒冷南十英里),是牧羊人、修桑樹的農夫。大約在主前760-755年蒙召任先知,才由南國移居以色列,阿摩司來到首都伯特利(北國宗教中心),傳悔改的信息。阿摩司指出他們的事奉和奉獻未蒙悅納
(5:21-24)上帝藉阿摩司告訴以色列人要徹底悔罪,才可以存活。他說:「要追求良善,擺脫邪惡,你們才有生路。如此萬帥上帝才會真正的與你們同在。」(5.14)當時的猶太人認為他們將會在「耶和華的日子」享福,但阿摩司指出,那日子是罪人受審判的日子,猶太人也不例外。上帝讓阿摩司看見準繩立於牆上,這意味著上帝為其民所定的法則,這牆代表以色列人,上帝用準繩量他們的行為,因為百姓背離上帝的道。上帝說:「我必不再寬恕他們。」(7:8)凡是沒有通過標準,向邪惡歪斜的,最後會像牆一樣倒塌。阿摩司的警言在短的時間得到證實,在耶羅波安二世之後僅30年,北國就不存在了。
阿摩司的信息太像是對我們這個世代說的,如果上帝今天問我們說,我們的信仰準繩在哪裡呢?你要如何回答呢?上月底在我到Western
Theological Seminary
上RCA教會歷史和宣教時,老師憂心的提到在現代與後現代思潮衝擊下長大的這一代,非基督徒因為不信上帝,結果變得崇尚物質與享受;而基督徒的信仰受到個人主義以及阿米念派
(Arminian)
的影響,認為信主後已經得到救贖,人的自由權仍然在,只要有信並不需要有得救相稱的善行,因而造成信仰世俗化,真理被妥協,成為世俗文化中的一種次文化,他們不接納加爾文的救恩神學觀點,不認為上帝在人的救恩上有主權。結果教會中年輕一輩的流失率愈來愈高。後現代世俗社會更是愈來愈趨向非人性化,各種不道德的意識形態正漸漸成為主流,比如:媒體、政治人物假「善」之名而行「惡」之實。今天作為上帝的選民,必須認真掌握阿摩司書內有關「揀選」的信息和應用。明白上帝揀選的旨意,不是賦予我們任意行事不必負責;也不是靠我們的努力,而是無條件的揀選,祂將「信心與悔改」賜給祂所揀選的人;祂執行公義的審判,是要煉淨祂的子民,是必要的更新和復興的過程。
上帝對以色列群體或先知個人的選召,都是同時帶著責任和使命的。今天我們已擁有選民的身分,但是我們對上帝國或對上帝的呼召如何回應呢?選召的用意,絕不是教我們恃寵生驕,以特權階級自居。相反,上帝對祂的選民有更高的要求、更嚴厲的標準。祂不僅要求我們在信仰上的虔誠與奉獻,同時要我們在社會上扮演秉公行義、救困扶危的角色。因此我們為上帝作見證,除了口講言傳,更要身體力行,不僅個人要如此行,教會也是一樣,雖然屬靈的操練很重要,但是教會要和社會有互動,才能接收到社會真實的信息,才能知道如何去服事這個社會。
世界是上帝創造和所在的地方,祂不會因人的犯罪來離開,祂仍在,祂仍是歷史的主宰。這位原不屬於歷史的基督,為了我們道成肉身活在歷史當中,呼召我們與祂同工,我們要改變世上不好的,成為好的所在,因為這個價值是上帝屬賦予的,是永恆的。上帝同時用愛與公義來管理祂所造的世界。然而長期以來上帝的公義似乎被教會許多人刻意迴避著,好像上帝不看重公義。現在的教會很少高舉上帝的公義,只是一直強調上帝是愛。當然沒有愛我們早已被滅絕;但如果沒有公義,這世界也就不可能有任何秩序可言。『愛』在這一世代已經被推崇到被扭曲的地步。教會要復興,應該要看重上帝的公義,上帝公義就是如此對待不公義。阿摩司對以色列人說:「你們以為大難臨頭的日子還不會來到;但是你們的行動正自取滅亡。」(6:3)全備的信仰不能沒有公義,沒有公義會使人們輕忽上帝的恩典,而扭曲了上帝的愛與輕看祂的道,當然就更不可能去看到我們的時代責任了。比如此刻的台灣,正處在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當權者忙於內耗,任憑泛藍、媒體扭曲人性,造成社會的混亂與不安,這樣的當權者是否清楚要把台灣帶向怎樣的前途?政治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服務政治本身或贏得選舉,政治如果不是為了絕大多數的人民,打造一個公平和公義的多元社會,就失去它的價值。要追求這樣的目標,從政者一定要有使命感如李登輝前總統一般,他身上背著台灣的十字架,帶領台灣人民走出被外來政權踐踏過的驚惶,在台灣這個美麗的寶島上,建立一個由人民主宰自己命運的國家。對於一個有基督信仰的人來說,在明確地意識到上帝給予的使命之後,他的意志力是任何障礙都無法阻擋的。
最近這個月來有兩則新聞相當醒目,一則是今年50歲的全球首富比爾、蓋茲將於2年內逐步淡出他一手打造的電腦王國,2008年7月起僅保留董事長職務,而將更多時間花在「蓋茲基金會」上。該基金會主要是提供獎學金給美國貧窮學生,協助防治愛滋病,資助第三世界對抗各類疾病。目前全球對抗小兒麻痺的資金中有百分之90是來自此,他們希望能夠在健康與學習領域上造福人類。另一則新聞是擁有440億美元身價,全球第二大富豪華倫.巴菲特,他宣佈把85%的財富,捐出來做公益,不留給子孫。他認為,財富取之於社會,就要用之於社會,留給子孫是最不智的做法。他並呼籲世界其他富豪也能共襄盛舉,回饋社會,為其他人樹立典範。蓋茲與巴菲特的做法說明了,財富雖然是衡量人生成就的量尺之一,但不是全部;人類只是上帝的管家,因此,當個人擁有了的財富之後,回饋社會,幫助有需要的末肢,這是做為基督徒的責任和使命。或許有人會說我沒有他們的財富,其實我們不需要偉大的事蹟也能跟隨主的腳步,耶穌是上帝放在我們中間的準繩,只要按耶穌的吩咐去做,有口渴的給他一杯涼水喝;有赤身露體的給他衣服穿;有飢餓的給他東西吃;這些都是我們周遭會遇到,只要我們用一點心就能做到的。5月27日印尼中爪哇發生強震,迄今超過6000人死亡,3萬多人受傷,還有6萬多人無家可歸。上星期的長執會決議贊助赈災,希望兄姊也一起來關心。
今天當亞米念主義以個人主義風行一時,強調只要我喜歡有何不可以的時候,我們在教會無論哪個崗位,同是應了上帝的呼召,願意接受祂的差派,透過我活出信仰,是每個信徒應有的認識。我相信上帝呼召我們去做的事,是我們最能勝任的,我們應該把握機會,不要讓祂失望。我們更可以從阿摩司中得到啟示,由此可以得知如何在悖逆的世代,扮演上帝兒女該盡的角色,與上帝同工共創歷史,這也是基督徒最美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