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和華行大事 |
2006.11.23 |
|
經文:約珥書2:21-27RR37(MT6:25-34), SS42 (E10, 1,3,4), 73(E29), 249A(E106, 1,3,4)約珥書的作者除了知道是毗土珥之子(1:1)之外我們對他一無所知,但是他以生動的言語描述蝗蟲大軍的入侵,致使土地荒涼、人民逃難,讓人絕望和哀傷的慘狀。因此連聖殿的素祭及奠祭也無法提供(1:9 &13)。先知要在這種情況下向受苦的人民解釋這苦難的意義。先知書共有19卷佔聖經的五分之ㄧ,而約珥書第二章包含了所有先知的主要信息。開始先知意圖喚起世人的恐懼,2:2錫安吹號吧!….上主的日子快到了。這災難逼近,先知警告災害軍隊是無敵的,使地荒涼的大軍要臨到猶大全地(2:2-11)。那是黑暗的日子。…蝗蟲像火一樣吃盡所有植物。(v.2-3)」「牠們一到,大地震動,天空顫抖,太陽、月亮都昏暗,星星也不再發光。(v.10)」。歷代對蝗災頗有爭議,有解經家甚至用寓意法(allegory)來解釋這段經文。他們認為近東(Near East)文獻和聖經並無記載蝗蟲災害,約珥所描述的是「耶和華的日子」來臨的景象。上帝離他們愈來愈遠,有如末日。接著先知呼籲百姓悔改(V.12-17)。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天災?先知的警告是因為他們遠離上帝。約珥呼籲人們離開邪惡之路,克苦悔改,上帝必饒恕!先知發出嚴厲的警告後即轉入了盼望的信息,他說有一天上帝要把地上一切的錯轉為對,並應許末後必有主的靈澆灌,被擄百姓要歸回,以色列必復興,成為合神心意的世界。上帝藉先知重申祂在乎我們,且熱愛祂的百姓。上禮拜天成人主日學講到哀歌,我們從經文中看到的是以色列百姓苦中作樂的性格,而她們在這種逆境中仍然感謝上帝。記得兩年前感恩節我用詩篇六五篇來說明當時以色列百姓的這種特性。比起寶島台灣或我們所居住的美國,以色列的地理環境差多了,我們知道以色列的土地貧瘠,甚至很多地方是沙漠和曠野地,大部分的土地無法種植稻和麥等主食,只有一些無花果、橄欖和葡萄等副食。但是詩人卻形容上帝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上帝的路徑都滴下脂油(65:11)。 在眾多的例子當中以約伯最為典型,約伯受很多苦難,超出一般人能忍受的。但是由於他對上帝的信心與苦難中對上帝的信賴,約伯經過試煉後更堅強更踏實,堪稱基督徒的楷模。基督徒當然要尋求上帝的保守,但是基督教和民間宗教之差異在於民間宗教只求個人的平安,而基督教之可貴在於苦難中上帝的引領和兄姊的代禱、幫助與扶持。所以當我們遇到苦難如以色列百姓時候,也要像她們一樣發出感恩的心志。v.27「那時你們就知道我在你們當中;我是上主─你們的上帝;除了我沒有別的。」這裡上帝親自宣告,耶和華才是一切的主宰。只有祂能逐滅蝗蟲,使他們在凶惡的環境下安然生存,重獲生機,並得福恩。然而為福為禍則視人對上帝的態度而定,人若不知悔改必是毀滅的日子。真心悔改歸向真神,則獲救致福(v.12-14, 19-29)。因此人蒙福要從心裡入手。彼得雖然三次不認主,主卻沒有不要他。他曾說:『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 (太26:33)。』耶穌知道人非經歷種種試煉,認識自己的有限和軟弱是不會明白的。彼得的不認主和猶大的出賣主,罪是一樣,失敗後若失了信心就徹底失敗了,所以猶大最後只有死路一條。耶穌為重建彼得,三次問他:「你愛我嗎?」耶穌知道被罪惡感壓抑下的愛只會自責和尋求贖罪,無法產生勇氣,這種人是無法領導信徒的。耶穌的愛戰勝彼得的軟弱,試煉後的彼得更踏實、更成熟了。這也正是我們的希望:上帝的愛比我們的罪惡更堅強、更持久。我們遭遇挫折時,即使在最黑暗時刻也不要太早肯定罪惡的力量,今天你若處於艱困的環境中,何不再次回想上帝曾經為你做過的大事,現在祂仍然為你行大事。保羅曾說何處軟弱便在何處得力。藉著苦難中的信心,再次信靠,有如彼得,有一天我們將領會上帝在我們生命中行何等的大事。上帝愛我們,祂痛苦地宣佈審判,有如父母懲罰子女一般的難過,如果我們不願意從恩典中學習公義,祂只有訴諸懲罰。然而在一連串的警告中,上帝總是不自禁地一再承諾不放棄我們,永遠愛我們。今天是感恩節,這段經文披露了上帝的真性情,祂的愛要比我們的罪持久,比我們的罪更有力,祂要以恩典勝過人的罪惡,這正是耶穌十字架的信息,也是上帝給我們最好的禮物。約珥宣佈上帝的應許:祂是行大事的上帝,特別是上帝拯救選民的大事和祂的賜福:錫安的人民哪,要歡樂!為上主─你們上帝的作為歡欣。約珥先知為我們發出盼望,大聲宣佈上帝恩典的應許,同時也發出一項挑戰,他召喚我們望向更遠大、更真實的遠景,先知讓我們瞥見未來,以及滿有轉機的現在,叫我們知道上帝究竟是公正的,他要我們在此時此地,活出「上帝心目中的世界」。我們是一群來自他鄉的移民或留學生,有時處身在不合理的競爭中,甚至失去了工作的機會,亦無須太介意,作為一個基督徒,要懂得割捨,在困境中感恩,感恩與分享都是高尚的情操。如早期遠渡重洋來到美洲的英國清教徒,他們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在此地生根建造,感恩回饋,盡當盡的責任。他們為今日的所有而心懷感恩,於是越是臨近感恩節,社會的慈善活動越是豐富。愛為我們帶來生命、寬恕及喜樂,愛把那些原本無親無故的陌生人,變成了勝過親人的兄弟姐妹,這就是上帝的愛在人間的明證。求主幫助我們有這樣的心志,以感恩的心把彼此的相愛獻到上帝的祭壇上。讓耶穌的愛幫助我們瞭解什麼是愛的真諦,使我們的教會能蒙上帝的喜悅。
|